塞罕坝之歌——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52年艰苦造林纪实3月15日,星期六,刘海莹脚步匆匆。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进入防火紧要期。刘海莹是林场的党委书记,一想到百万亩松林的生命安全,他和同事们的心不由得紧绷起来。塞罕坝,白雪皑皑,呼呼的寒风在松树之间撞来撞去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
这里平均海拔1500米,年均气温-1.5℃,极端最低气温-43.3℃,年均积雪日数169天,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,年均无霜期仅72天。但是,人类在这里创造了奇迹:塞罕坝的人工林,按一米的株距排开,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。高、远、冷,是以往塞罕坝给外人留下的普遍印象。
如今,这3个字被置换成了美、绿、香。几代塞罕坝人肩扛家国使命,在高寒的沙地上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,谱写了一曲绿色的欢歌。塞罕坝人享受着历史的光荣,更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。
我们造林、护林的步伐要更加有力。刘海莹说。塞罕坝,一部浸透艰苦奋斗精神的传奇。
老天虽无情,也怕铁打汉。满地栽上树,看你变不变为了固沙源、捍水源,王尚海、坝上六女、曹国刚、孟继芝誓向沙地要绿色历史上,塞罕坝曾是美丽高岭,林木茂盛,郁郁葱葱,落叶松万株成林。但是,由于过载、过牧、匪灾、火灾,塞罕坝生态环境日益恶化,新中国成立初期已是一片荒漠。巴丹吉林、腾格里、乌兰布和、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、浑善达克、科尔沁沙地,呈扇形聚拢,形成3000多公里风沙线,对新中国的首都虎视眈眈。
警钟敲响!与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海拔1400米左右,而北京海拔仅40米左右。有人形容,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,那就是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。作家李春雷在报告文学《塞罕坝祭》中写道。
首都告急!1962年,原林业部紧急从全国18个省市的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,和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,组建塞罕坝林场,号令向沙地进军。改变当地自然面貌,保持水土,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。原国家计委在批准建场方案时,以共和国的名义发出这27字号召。这27个字,是期许,更是方向。
塞罕坝人铭刻于心,开始了感天动地的创业之旅。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之前在承德市区工作。
接到调令,他二话不说,毅然带领一家人上山,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。然而,第一年造林失败,成活率不足两成。
不是树的问题,而是人的问题!在这片土地上打过游击的王尚海不信邪,重新搬出集中优势兵力,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,第二年4月,率领精兵强将,在一个叫马蹄坑的地方连续奋战3天。天太冷了,气温在冰点以下,每个人的雨衣外面都溅满了泥浆,冻成了冰甲,走起路来,咣咣直响,像一个威武的将军。被窝成了冰雪窝,硬如铁,怎么睡?王尚海和同伴有的是办法:把砖头和石头扔到火堆里,烧一阵子,再搬进被窝。
仅仅过去20天,马蹄坑活了过来,遍地一片嫩嫩的绿色。塞罕坝再度燃起了希望。
王尚海来不及抹一把幸福的泪,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部署。如今,遵从他生前的意愿,马蹄坑成了他的长眠之地,一片茂密的尚海林镌刻着他的钢铁意志。
王尚海成了塞罕坝的一面旗帜。在他的周围,汇聚着一群可爱的战友。几个女娃娃自愿加入了他们的队伍。
1964年,承德二中一个宿舍的6位女学生,晚上在寝室卧谈,畅想如何奉献自己的热血青春。19岁的陈彦娴想起,自己的邻居就在塞罕坝林场工作,干得热火朝天。
众姐妹来了兴致,集体给林场写了一封请愿信,誓言将青春献给塞罕坝的壮丽事业。林场郑重地向她们招手。姐妹六个欢呼雀跃,放弃高考,奔赴坝上,书写了六女上坝的传奇。陈彦娴依然记得,从承德到塞罕坝,200公里的路程,她们整整颠簸了两天。
到了目的地,发现这里没有几间房子,到处都是半人多高的野草。环境的艰辛超乎想象。比如,10月份挑选树苗,苗棚四面透风,还要在泥潭里作业,我们穿着棉袄,冻得一个个直打冷战,手都冻肿了,裂了口子,钻心地疼。
就在这样的环境下,我们在选苗棚里一坐就是一天,每人平均每天都选上万棵苗子。收工时,腿都不听使唤了,站不起来,腰也直不起来,整个人就像僵住了一样,好半天才能动。陈彦娴发现,当时跟自己一起在苗圃里工作的人,后来不是罗圈腿就是风湿病。对于自己当初选择扎根塞罕坝,如今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陈彦娴并不后悔,因为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。
曹国刚也将自己的梦想托付给了塞罕坝。生于1940年7月的他,是辽宁沈阳辽中县血性汉子。既来之,则安之,塞罕坝就是家了。
曹国刚平生最大的心愿是把油松引上塞罕坝,丰富林场的树种结构。于是,他半辈子的心血就花在这件事上。善于借助外脑的他,还邀请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一道联合攻关。
可惜,身体不由人。他咬紧牙关攻克技术难题,疾病却紧紧咬住他不放他患上了肺心病,呼吸困难,心肺衰竭。说话都成了问题。
他就用笔写,写自己获取的经验,写进一步的设想,写内心的愿望,写到满头大汗还是不肯停歇。我不服气。
这是我最大的心事,最大的遗憾!没有亲眼看见油松在塞罕坝上扎根,他心有不甘,泪水浸透了纸张。弥留之际,他喘息沉重,脸色发紫,眼睛却依然瞪着。妻子了解他的脾性,哭着喊:你放心吧,我还让孩子搞林,把油松引上塞罕坝!七尺男儿这才缓缓地合上了双眼,年仅50岁想起自己的这些老伙计,孟继芝觉得自己是庆幸的。1963年冬,他负责次生林的越冬防火瞭望工作。
12月14日,大雪纷飞,地面上的积雪已经超过一尺,火警解除,可以回家过个安稳年了。但是,下山途中,暴雪肆虐,狂风乍起,他迷路了。被救起时,双腿发黑,已经坏死,不得不马上截肢。19岁的他开始了与轮椅相伴的漫漫人生。
如今,年届七旬的他笑言自己运气不错,因为一同上山的战友,去世时平均年龄只有52岁。笑声戛然而止,泪水默默地流。这一代人,秉承先治坡、后治窝,先生产、后生活的原则住的是草窝棚、地窨子;吃的是黑莜面窝窝头,就着咸菜;喝的是雪水,脏不脏顾不上但是,他们没有却步。渴饮沟河水,饥食黑莜面。
白天忙作业,夜宿草窝间。雨雪来查铺,鸟兽绕我眠。
劲风扬飞沙,严霜镶被边。老天虽无情,也怕铁打汉。满地栽上树,看你变不变。
平易的诗行,盛满了一代人的壮志豪情。英雄的故事在塞罕坝处处传扬,成为后来者的人生指引。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浸染着上辈人的心血,来之不易。
他们的精神永不磨灭,值得我们学习。塞罕坝林场下属的第三乡林场场长张利民说。李建林、孙占林、李大林、钱森森、刘时塞如今,塞罕坝人在给孩子取名字时,喜欢融入林树和塞罕坝的元素,希望给他们的人生盖上一个重重的戳印。
接力棒,稳稳传递。走在大街上,平时喊你一声哥哥的,这时候不自觉地喊叔叔了赵福洲夫妇、邓宝珠、朱凤恩艰苦奋斗底色犹存灭赢得了时间。其实,这里留下过他的辛酸记忆。
1984年冬,大雪封山,怀孕7个月的妻子陈秀玲在刷洗水缸时,肚子不小心被重重地硌了一下,瘫倒在地。他当即向场部求救,但是风雪太猛烈了,直到15个小时后陈秀玲才被送到医院。孩子只活了一天半,夭亡了。
哭过,痛过,两口子依然坚守。有时难免拌上几句嘴,但很快就和好了。找不到人说话,还生个啥气。
陈秀玲笑道。闹啥不是个闹呀!这辈子就跟大火干上了。54岁的赵福洲说得轻松。
闹,是塞罕坝人的口头禅,干脆,豪气。但他们不是瞎闹胡闹,而是有自己的章法。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劳作,塞罕坝上能植树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树木安家。肉都吃光了,好一点的骨头也啃完了。
哪里还有空间?塞罕坝人说:那就啃硬骨头!石头之间也可以种树!一身农民装束的技术员邓宝珠一手拿铁锹,一手拿树苗,见缝插针,逮着机会就上。不过,他有勇有谋,拉起一根线,在一条直线上找空隙,便于后期的管护。这就是干插缝造林法,石质山地从此也开始披上绿衣。
对塞罕坝而言,造林要紧,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天大的事。防虫得抓最佳时机,塞罕坝第三乡林场森保股股长朱凤恩说,太早的话,虫子没孵出来,效果不好;太晚的话,虫子长成了,耐药性强,防治难度也很大。把握时机,对有35年防虫经验的朱凤恩来说并不是难事。
通过无数次试验,他已经将坝上常见害虫的习性摸了个底朝天。他捕来不同种类、不同成长期的害虫,用不同品种、不同浓度的农药分别喷洒,记录其死亡时间,由此找出了适用于不同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机、最佳防虫药品,计算出了不同强度虫害下的用药浓度和喷药频率。2002年,松毛虫大举来袭,坝上局部地区受灾严重,虫吃树叶发出的声音颇有些得意,似乎在向人类下战表。
朱凤恩领命上山灭虫。为抓住清晨四点这个最有效的防虫时机,他带领技术人员和喷药工人,每天凌晨一点半就开始忙碌。这场战役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,最终松毛虫败下阵来。
厚重的防护服、双层口罩和防毒面具让人行动迟缓、呼吸困难,却也不能完全隔离伤害。战事结束时,朱凤恩和同事脱了一层皮。
后来,河北省在制定有关喷烟机防治病虫害的地方标准时,主要经验数据大多都由塞罕坝提供。没事我就琢磨呗,老一辈辛辛苦苦留下来的家业,怎么也不能毁在我们手中吧?朱凤恩咧着嘴笑。同样,在谈及为何有那么多个独到发明时,曾荣获全国绿化奖章的邓宝珠直言:上对得起老同志,下对得起小家伙。
而小家伙们也不敢怠慢。每年的3月15日至6月15日,塞罕坝人要造林,要防火,要防虫,工作如千钧重。尹海龙是林二代,他发现这时候好多同事身穿迷彩服,头发上挂着松叶,脸是铁青色的,嘴唇开裂,裤腿的褶子里藏着土,鞋上都是泥。再看看自己,也是如此走在大街上,平时喊你一声哥哥的,这时候不自觉地喊叔叔了。
这个80后和其他塞罕坝人一样,通宵达旦地扑在工作上,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了。其实,这正是塞罕坝最动人的模样。俗话说: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。但新一代塞罕坝人没有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。
三分造,七分管的理念在塞罕坝深入人心。其中,防火被视为关乎全场存亡的生命线,这里的孩子看到一个燃烧着的烟头都会抢着去踩灭。天桥梁望火楼好比一个边防哨所,人迹罕至,几乎与世隔绝。放眼望去,整个世界除了白白的雪,就是高高的树,门口红红的对联平添了一抹色彩。
看到记者来,瞭望员赵福洲先是一愣,随之笑容漾在脸上整个春节,他和妻子陈秀玲都是在山上度过的,难得有人登门。这是一栋5层的小阁楼,单层面积不到10平方米。
一部手机搁在窗户边,捕捉微弱的通讯信号。窗外支着太阳能板,用电要看太阳的脸色。
晴天还好,可以看看电视;如果是阴天,只能干坐着,偶尔的惊喜是听到野生小动物路过的声音。望火楼的顶层宛如一个天然的大冰柜,窗户被冰雪罩得严严实实。赵福洲手持小铁棒,奋力刮去窗玻璃上的冰层,拿起高倍望远镜四处观察。
他的工作就是每15分钟登高瞭望一次,看看是否有哪里冒烟了。就是没有情况,也要用固定电话向场部报个平安,这叫零报告。多年的锤炼,使他一眼就能区别是烟还是雾,也知道四周远近的各个方位是哪座山哪道岭,俨然一台人工定位仪。
2013年4月30日,赵福洲及时报告了火情,并确定起火地点在围场县西山。整套的应急机制旋即启动,为火灾的快速要求于人的甚少,给予人的甚多,这就是松树的风格塞罕坝人张启恩夫妇、于士涛夫妇如一棵棵松树,傲然挺立于天地间塞罕坝到底价值几许?2007年,中国林科院有过初步的评估:这里不仅有效承担了阻挡风沙的任务,而且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清洁淡水1.37亿立方米,吸收二氧化碳74.7万吨,释放氧气54.5万吨,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塞罕坝的这份成绩单,主要树种落叶松和樟子松功不可没。松树,是崇高品质的象征。
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写道:要求于人的甚少,给予人的甚多,这就是松树的风格。塞罕坝人,如一棵棵松树,在历史的长河里绽放生命的绿色。
决定坚守塞罕坝的人,内心都与塞罕坝的精神内核相吻合,与秀丽挺拔的松树气质相呼应。张启恩,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林学系,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林业部造林司从事技术工作,妻子张国秀在中国林科院搞科研,一家五口生活其乐融融。1962年,一纸调令,让他举家迁往塞罕坝。
尽管文革期间,他遭受折磨,一条腿残疾了,但直至逝世,他依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。他们夫妇,成为连绵大山里最受欢迎的专家。新世纪,面临类似的选择题,新一代的塞罕坝人给出了同样响亮的答案。
80后于士涛是保定人,微胖,一看就是个好脾气。他开口闭口都是林子,说时透着几分得意。
2005年大学毕业,他一头扎进塞罕坝,吃了蜜一般。而女友付立华考入中国林科院,攻读硕士研究生。
2008年,她毕业留在北京,有一份不错的工作。到底谁投靠谁,出现了一场拉锯战。节日期间,付立华多次来到塞罕坝,走进林子里,每一次都感觉不一样,每一次都很新鲜。
在一股力量的感召下,2011年,她终于融入了塞罕坝。我们林业有个说法,叫适地适树,意思是环境条件要跟树种特性相适应。我们俩之所以选择了塞罕坝,或许也是因为符合这项原则吧。于士涛说。
如今,孩子已经两岁多了,他也开始担任塞罕坝林场下属的千层板林场场长。工作太忙了,孩子跟他不亲,完全把我当陌生人。说话间,于士涛有些落寞。
但是,在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网络中心牟少华的眼里,于士涛是一个充满力量的人。2012年6月,牟少华来到塞罕坝,参加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根在基层,走进一线基层调研实践活动。
于士涛的一席话让他印象深刻:干林业的都默默无闻,也高调不起来。因为你做的事情,40年以后才能看到结果。
朴素的话语,让我们看到在新一代务林人身上传承的塞罕坝精神。在总结报告中,牟少华写道。塞罕坝人,以汗水与热血铸就万顷松涛,给人间送上一片绿洲,给人心捧来一丝绿意。
这就是塞罕坝的写照,一首响遏行云的歌。(记者王国平耿建扩周洪双)。
本文来源:亚搏APP·官方网站-www.gbhospital.com